您当前的位置:部长专栏
家和万事兴
发布时间:2011-9-27 17:35:13


 


家和万事兴

河南省封丘县位于河南东北部,全县区域面积1220.5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95.81万亩,现有人口73万人,辖19个乡(镇)、605个行政村,共有少数民族成份24个,人口14388人,其中回族人口14045人,是新乡市第一民族大县。近几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县委、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,以“增进民族团结,维护社会稳定,促进经济发展”为主线,在全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。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开展,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、社会稳定、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。
创新载体,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
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过程中,各级各部门创新活动载体,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。自活动开展以来,共出动各类宣传车540多辆(次),书写标语22000条,录制宣传带150多盒;召开回汉相邻村“增进民族团结”联席例会200多次,签订《回汉相邻村友好协议书》420多份,群众递交《履行友好协议保证书》6万多份;回汉群众开展乒乓球友谊赛、篮球友谊赛等文体联谊活动20多次,召开座谈会30多次;在中小学生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,每学期不少于8个课时,民族团结意识从娃娃抓起。
陈桥镇陈桥村是一个回汉杂居村,该村专门划出场地供回族群众发展牛羊养殖,汉族群众还纷纷自愿出资帮助维修清真寺,回族群众专门为此立了一通“民族团结碑”。尹岗乡辛寨村是一个回族村,出资20万元整修了通往相邻汉族村的道路,相邻汉族村群众在所修的桥上刻上了几个大字“民族友谊桥”。在荆乡回族乡政府,连续举办了5届“民族团结杯”乒乓球友谊赛,参赛队员既有汉族群众,也有回族群众和其他少数民族群众。
多策并举,努力促进社会大局稳定
在活动开展过程中,县委、县政府把创建活动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,多策并举,努力促进社会大局稳定。一是各少数民族村与周边汉族村的《村规民约》中纳入民族团结的内容;二是回汉相邻村签订《回汉相邻村友好协议书》,群众递交《履行友好协议保证书》;三是《回汉相邻村“增进民族团结”联席例会制度》、《民族宗教领域不安定因素排查制度》、《责任追究制度》等各项制度得到认真落实;四是抽调县直机关干部500余名,深入民族村进行帮扶,把群众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发展经济上来。
李庄乡海庄村和贯台村过去因羊啃青问题,两村群众之间不断出现磨擦和纠纷。陈桥镇时寺村和城关镇南范庄村因撞车事故引发了“群体性冲突”。在创建活动中,通过召开联席例会和开展联谊活动,海庄村与贯台村结为友好村,时寺村和南范庄村两村群众情同手足,亲如兄弟。
以民族团结、社会稳定为基础,推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
自2005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以来,全县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,在全省综合经济位次由2005年初的第142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125位。2005年以前的封丘,工业基础十分薄弱,全县只有40多家作坊式的民营企业。近几年,县委、县政府以实现“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,工业弱县向工业强县”两大转变为目标,大力招商引资,实施项目带动,积极调整农业结构,促进农民增收。目前,工业发展势头迅猛。形成了起重、制革、化工、化纤、农产品深加工、酿酒等6大支柱产业,上亿元企业达5家,5000万元以上企业达20多家,1000万元以上企业达60多家。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0多亿元,实现利润35亿元。其中民族企业达15家,中源牧业投资6000多万元,长青牛业投资2000多万元,马氏制革投资200多万美元,年产值26亿元,利润3亿多元。县城工业园区和县东起重园区已初具规模,分别占地6平方公里和3平方公里;农业经济取得新突破。金银花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,蔬菜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,优质麦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。封丘县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、全省粮食生产重点县、中科院农业重大项目试点县和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;城市品位不断提升。投资5.6亿元建成了温州商业街和文化路北段商业街,投资1.2亿元,建成了城市功能齐全的新区街道5公里,投资12亿元的瑞封花园、豫鑫花园、欧洲花园、锦绣花园、文苑小区、金粟小区等6个高档住宅社区已初具规模。